鸿富项目动态 | 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启动IPO


2025年9月15日,证监会IPO辅导公示系统显示,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源量子”)向安徽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

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

本源量子是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于2017年9月,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国平教授带领中科大博士团队创立,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本源量子是中国首家将量子计算正式推向商用领域的企业。

本源量子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工程化量子计算机,业务覆盖了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量子操作系统、量子软件、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计算科普教育的全栈式布局。其核心产品包括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量子计算云平台、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等。

2023年,本源量子与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携手成立长三角首个量超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1月,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在本源量子上线运行。2024年4月,由公司研发的国内首个“抗量子攻击护盾”——PQC(Post Quantum Cryptography,后量子密码)混合加密方法,成功装备 “本源悟空”,这将使“本源悟空”更好抵御其他量子计算机的攻击,确保运行数据安全。

2024年6月,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设备(本源SL1000国产稀释制冷机)在合肥成功升级下线,标志着中国在稀释制冷领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2025年8月,公司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实现全球首个基于量子边编码技术的药物分子性质预测应用,并在我国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完成真机验证。

2021年,公司获“2021年度合肥高新区独角兽企业”称号。2022年,公司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2024年本源量子位列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1117名,估值71亿元人民币。

融资方面,公开信息显示,本源量子已完成多轮融资,吸引了众多“国家队”产业资本和顶级财务投资机构。2021年1月,公司完成A轮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融资金额数亿元人民币。2022年7月,公司完成B轮融资,由深创投下设红土基金领投,融资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吸引了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银投等多家知名机构。该次融资也刷新了当时全球量子计算企业的融资纪录。

中科大明星师袂打造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自然人郭国平直接持股约21%,并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超过30%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郭国平,男,197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公司首席科学家、创始人。郭国平为物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民革安徽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安徽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支部主委。

郭国平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中科大物理系本科;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中科大物理系博士。2005年至2009年担任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教授。2009年起任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2017年9月郭国平与郭光灿带领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博士团队,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

郭国平还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A类(超级973)首席科学家,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郭光灿,男,1942年12月出生于福建惠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量子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资料显示,郭光灿为郭国平老师。

1965年郭光灿从中科大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年至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被评为CCTV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公司官网显示,本源量子的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基本来自中科大。